江蘇的周莊,以u201c小橋、流水、人家u201d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成了華東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燦明珠。佛堂古鎮(zhèn),以其神秘的街巷布局,成片的集建筑、繪畫、雕刻三大特點于一體的古建筑民居群而贏得中外考古建筑專家的極大興趣.
佛堂古鎮(zhèn)這條長520多米,有300多年歷史的商貿古街,全是明清建筑。民居群中保存著大量還好的宗祠、廳堂、碑坊、廟宇、碼頭、浮橋匾額等遺跡,無處不散發(fā)著佛堂古鎮(zhèn)的古代文明和濃厚的商業(yè)氛圍。
義烏江的南北兩條支流,在佛堂鎮(zhèn)北的雙江口匯合后,自北向南直沖佛堂古鎮(zhèn)而來。在佛堂鎮(zhèn)的浮橋頭一折后,又自東向西一直流入金華的婺江,經蘭溪的蘭江,桐廬的富春江,過杭州的錢塘江匯入東海。因此形成江往南流,街往北走二條既平行錯開,又朝向相背的軸線,象征了佛堂古鎮(zhèn)u201c招財進寶,肥水內流,商貿興旺u201d的商業(yè)特點。
佛堂鎮(zhèn)的古街俗稱u201c直街u201d。它從南到北分上街、中街與下街三段。布局富有詩意:古鎮(zhèn)老街南北向,東街西街各一旁;新碼頭、鹽埠頭、浮橋頭、市基口,四條橫街朝江走,茶樓酒館到處有。新市基和老市基,分設直街南北頭,各有香樟當帳傘,柴市米市u201c傘u201d下放,買賣生意都興旺。佛堂古鎮(zhèn)街巷規(guī)模不大,布局規(guī)劃卻十分高明科學。直街與橫街,寬窄結合、分工明確。據建筑規(guī)劃設計的專家、行家們考證,佛堂古鎮(zhèn)的街巷布局跟北京的街道布局安排十分相似。江邊的十幾個碼頭遺跡,目前保留得十分完好?,F(xiàn)代稱之為農貿市場的新、老市基,是明清時期就形成的柴市、米市,安排十分得體,科學,合理。古鎮(zhèn)上的主街副街、橫街和市基邊的店面屋,均是二層的樓木結構房,是當今不多見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筑。街道兩旁,木雕畫廊、鱗次櫛比。條條巷弄窄而彎曲地連接著直街、東街與西街,如此布局便于人貨分流、搬運、疏散和來往方便。四條橫街的西頭是四五百米長石砌堤岸,一列的江邊碼頭,最繁盛時足有16處。各處碼頭串過西街,抵達直街,把上岸貨物運送到西街直街各家店鋪。
這里又是茶館、酒肆的集中地。這些茶館酒肆盡是二層木結構的店面屋,二樓倚街的一排小陽臺,寬五十公分,整齊而又古色古香。都裝有高約五十公分的用木雕花板,或用圓車木拼裝成的u201c美人靠u201d。構成了一條格外幽雅別致的佛堂古街所獨有的街巷風景線。走到此處,見物思景,仿佛耳旁聽到當年從美人靠內傳出悠揚的琴聲,婉轉動聽令人心醉;如見當年一個個美如嫦娥西施般的女招待,翹著她的蘭花纖指,倚偎在美人靠上,向街口來客賣弄風騷。
明末清初,佛堂鎮(zhèn)商業(yè)發(fā)達,光開茶館酒肆、錢莊當鋪、田料百貨的殷實商賈多達400余家。店前搭棚子、棚下擺攤子、攤前放籃子、籃前跑車子,一派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商品的集散、銷售量遠遠超過當時的縣城稠城鎮(zhèn)。那時候僅僅佛堂鎮(zhèn)提供的商貿稅收,就要占當時全義烏境內各個集鎮(zhèn)總和的一半以上。
今年3月19日,金華市、義烏市政府領導,陪同專家、學者參觀佛堂新屋里八面廳遺跡時,參觀者偶然俯首從墻角的垃圾堆中拾得一塊長63公分、寬22公分白底紅字的搪瓷廣告牌,烤瓷上印著u201c國貨男女套鞋批發(fā)u201d,u201c上海宏大橡膠廠u201d、u201c香爐牌u201d、u201c注冊商標u201d等字樣。經專家鑒定,此牌屬公元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廣告招牌,可見當時佛堂商人接受西方文明招商經商手段已相當成熟。
佛堂鎮(zhèn)始建何時,史無明載。然佛堂地名的來歷應當說與鎮(zhèn)東的雙林禪寺有關。據《義烏縣志》記載,在佛堂鎮(zhèn)的燕里村,曾出土過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石族,在楊宅建水輪泵站時出土過戰(zhàn)國時代的青銅劍。可見這里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在這一帶繁衍生息。前幾年在建剡溪村至佛堂鎮(zhèn)的公路時,又出土了大量的恐龍蛋化石,它又為佛堂的地域歷史推前到了白堊紀年提供了實物依據。據傳,南朝梁晉通元年(公元520年),印度的天竺僧達摩,因釋前緣來義烏雙林寺拜會傅大士,共成佛道,恰逢江水泛濫,遂投磬江中,救出百姓。后人為歌頌達摩u201c普渡眾生u201d,便在投磬處建了u201c渡磬寺u201d,此寺現(xiàn)在佛堂竹園村西,常年香火不斷。因寺內楹聯(lián)有u201c佛堂市興永千秋u201d句,遂名此地為佛堂。佛堂稱市,據清·嘉慶《義烏縣志》卷一,第37頁載:u201c佛堂市:上市廿四都,下市廿五都u201d。橫跨在廿四都與廿五都之間,可見當時已初具規(guī)模。據佛堂鎮(zhèn)王蒲潭《鳳林王氏宗譜》內記載:佛堂浮橋,始建于清乾隆庚辰(1760)年。說明距今240多年前,佛堂已成為u201c旁據水道、四方輻輳、吸賈牽車,江上桅桿林立、船筏泊岸如蟻u201d的商埠。
據《佛堂鎮(zhèn)志》資料載:佛堂鎮(zhèn)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成立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是義烏縣最早的一個商會,商會下設同業(yè)會。當時義烏全縣各地燒飯用的鐵鍋、犁頭、耙齒,也由佛堂鎮(zhèn)的u201c陸記u201d鑄造廠澆鑄。據傳,義烏的第一盞電燈在佛堂先亮;第一個動力碾米加工廠在佛堂首辦;全縣最大的水上運輸業(yè)聯(lián)合會在佛堂成立。由徽商在佛堂開辦的u201c胡開文墨莊u201d生產的筆、墨產品,除銷往諸暨、東陽、永康、金華、蘭溪外,還有相當一部分銷往杭州、嘉興、上海。當時的佛堂商會,為了活躍市場,促進市場貨幣流通,還曾用鎳(錫)鑄造和牛皮紙油印過在佛堂鎮(zhèn)各家商店流通兌換的錢幣。這種種經商行為,促進了佛堂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據民國二十年(1931)五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臧勵和等編寫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第365頁記載:u201c佛堂鎮(zhèn):在浙江義烏縣西南三十一里的東陽江東岸,縣境各市鎮(zhèn),以此最為繁富。u201d據資料記載:佛堂鎮(zhèn)的郵局,成立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舊中國地圖,把佛堂鎮(zhèn)地名與浙江省杭州等城市一樣標識。因此,那時候外省人寫信,只要寫上浙江省佛堂鎮(zhèn)即可收到。據義烏市博物館的館藏出土文物解說詞稱:1984年4月14日,稽亭窖藏出土的銀圓124枚,其中民國開國幣39枚,鷹圓24枚,袁大頭29枚,龍圓32枚;1984年12月25日,原佛堂區(qū)校窖藏出土銀圓389枚,其中鷹圓336枚,光緒龍圓53枚,另外還有大量的銀并蒂鏈、銀元寶、銀手鐲、銀耳環(huán)、銀戒指、銀佛象、玉印章、玉帶鉤、玉燈籠、玉如意等等。這不僅證明了當時佛堂鎮(zhèn)的繁榮與富裕,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藏主怕朝代變更怕寶物沒收的自私抵制心理。幾百年來經營規(guī)模較大的商行老板,都先后在佛堂鎮(zhèn)購置土地,建造了一幢幢規(guī)模宏大的白墻青瓦、馬頭磚墻高出房頂?shù)拇笤?;用磚雕、石雕、木雕工藝精品裝點門面、窗欞。這樣的建筑既裝飾古鎮(zhèn)、古街、古巷,又展示了各種材料、各種工藝的各種流派,就像為神秘而美麗的佛堂古鎮(zhèn),披上了一層誘人的面紗。
佛堂鎮(zhèn)古街巷的布局、構造,古樸典雅,而且保留如此完整為全國罕見。早在1989年11月,全國傳統(tǒng)民居建筑研究會在義烏召開時,時任國家建設部副部長的戴念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汪功等專家,參觀了佛堂鎮(zhèn)民居和街巷后,拍案驚奇,欣然命筆u201c要好好保護佛堂一條街u201d。現(xiàn)在,義烏市政府和佛堂鎮(zhèn)鎮(zhèn)政府都為保護佛堂古鎮(zhèn)建筑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組織人馬研究開發(fā),不久的將來,佛堂古鎮(zhèn)將以u201c浙江周莊u201d展示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