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好奇的事就是某天突然停電,奶奶找出“洋蠟”,劃亮火柴,點燃滿屋的昏黃?;鸩衲菚r候叫“洋火”,長盈一寸,一頭是紅色的火柴頭,它是火苗的源頭,更有一個神奇的名字,叫做“自來火”。那時候漂洋過海而來的“洋貨”很多,國人喜歡冠名為“洋”字,有點洋氣的意味。
八十年代的天津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著外來文化,產(chǎn)品變得日漸豐富。在那個時代,洋貨已不叫洋貨,改叫“進口商品”,人們用這些舶來的時髦品裝點著生活,打開了看世界的眼睛。
我家擁有的第一件洋電器是一臺三洋牌收錄機,雙卡立體聲,既能放歌也能錄音,前進后退每天我都在倒帶子,很多流行歌曲的錄音帶都通過它傳唱出來,給我的業(yè)余生活帶來無盡的快樂,后來我還用它學英語,一遍遍回放矯正我的發(fā)音,那句“三洋常在我心間”的廣告語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
我個人擁有的第一個洋品牌是一塊電子表,是母親從廣州捎回來的,價格是八塊還是十塊記不得了,正方形的表盤,紅色的表帶。
胡同里有個鄰居叫“大李兒”,在八幾年干起了倒騰舊衣服的營生,這個舊衣服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洋破爛”,大包小包摞滿不大的小屋,他每天讓媳婦穿著“布拉吉”在院里走來走去,自己則穿“燕尾服”招搖過市,連六歲的閨女都裹著“包臀裙”扭來扭去,招來鄰居們嘲笑的眼光,但他并不在意。
他的舊衣服都是拿到南市一帶擺攤去賣,左鄰右舍天天看著他用漂白水、消毒液浸泡衣服,洗凈后掛滿一繩子,風吹過來,一股消毒水味兒。經(jīng)過熨燙,那一包包羊腸樣的舊衣服都變成了時髦的潮服,聽說銷量很好。一次我聽到鄰居們議論說,那些衣服都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沾著病菌,會傳染人,嚇得我好長時間不敢和他閨女一起玩。后來我看到“倒爺”這個字眼,腦海里就浮現(xiàn)出他穿黑色燕尾服的背影。
我上初中的時候,興起騎日本生產(chǎn)的二手自行車,還是帶三檔變速的那種,因騎行舒適而廣受歡迎。父親也追趕潮流,給我推回來一輛24型日本車,他說這是“現(xiàn)攢的”,我理解大概是新到貨的意思,自帶車筐,一級變速,車筐下面還有一個照明燈。騎起來很輕,鏈條帶著腳向前的感覺。
上高中的時候,我喜歡逛“小白樓”,那里有個鎮(zhèn)江道市場,賣各種進口服裝、鞋帽和外貿(mào)轉內(nèi)銷的物品。其中不乏有萬次火柴、子彈頭項鏈、掌上游戲機等稀罕物,仔細遛遛還真能淘到好貨。我曾經(jīng)在這里買到一頂鴨舌帽,黑白格紋呢子面料,戴上干練帥氣,曾經(jīng)讓我愛不釋手。
到1995年的時候,我聽說塘沽有個洋貨市場,倒了好幾趟公交去滿足好奇心。里面俄羅斯望遠鏡、荷蘭餐具、瑞士軍刀,應有盡有,最受歡迎的要數(shù)日本摩托車,大小不一,功能各異,一輛“本田125”要價上萬元,絕對是“炸街”的存在。市場里不乏操著生硬普通話搭訕的洋倒爺,他們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完成了區(qū)域間的商品交流。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不管是日本的馬桶圈還是新西蘭的奶粉,都可以通過海淘郵寄到家。進口商品不再神秘,不再遙遠,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此相對應的是國產(chǎn)品牌的崛起。冬奧會帶火了安踏、始祖鳥,帶響了中國制造,我們一起向未來,多么美好的期盼,未來已來,讓我們跟上時代的步伐,一起見證美好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