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名長安,陜西省的省會,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古都之首,與羅馬、雅典、開羅并稱世界四大古都。位于陜西關中平原的渭河南岸。背依秦嶺,面向秦川。
西安,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唯一起點和終點。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也是我國建都
秦嶺
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自西周(公元前1134年)時起,直到唐代,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亦有17朝之說),歷經(jīng)2000余年。在中國六大古都中,西安的歷史最為悠久。1982年成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公元前202年,劉邦取得政權,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西漢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馬王莽正式稱帝,改都城長安為u201c常安u201d。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元代稱之的奉元路為西安府,u201c西安u201d自此得名。西安是歷史古都,歷史上曾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從周至唐,先后稱之為周、秦、西漢、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歷時近1100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李自成都在這里建立過政權。五代時,后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代置陜西路,后置永興軍路。金代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代曾設陜西、四川行省、行中書省;后改為安西路、奉元路。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西安后,曾改西安為長安。
眾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在這里活躍和發(fā)生,秦皇漢武,隋文唐宗,白起王翦、張良蕭何、韓信班超、衛(wèi)青去病、擒虎萬歲、李靖仁貴;秦掃六合、漢擊匈奴、柱國執(zhí)政、玄武之變、貞觀之治、武曌女皇、開元盛世、西安事變u2026u2026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西安的歷史非常悠久,歷史文化的沉積非常厚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人,將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風俗概括為關中十大怪。源于西安碑林中一塊清代碑石的關中八景,又稱長安八景,紀錄了八處關中地區(qū)著名的文物風景勝地。
南京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
明孝陵
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游歷南京后,寫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u201c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u2026u2026u201d
南京,別稱金陵、江寧,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之一,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另依據(jù)中華民國的相關法律,南京至今仍為中華民國之正式首都,臺北為臨時首都。
南京自古是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揚子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業(yè)經(jīng)濟中心。南京是山、水、城、林一體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存。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前南京就是古人類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后,在今天南京的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chuàng)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紀以來,先后有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史稱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共10個朝代和政權在南京建都立國,留下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所以南京既被稱為六朝古都,又被稱為十朝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