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以氏族部落構成。后來逐漸出現(xiàn)中央政權。堯、舜、禹時代采用禪讓制繼承統(tǒng)治權。史學家認為禹的兒子啟建立夏王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商周都采用分封制,諸侯貴族的權力很大。秦朝將行之已久的郡縣制正式成為中國行政區(qū)域的主體架構,皇帝取代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自秦以后,中國主要采用宗法制、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各個朝代又有較多差別,如西漢的中央集權在很多時候并不是主流)。通常的情況是一個王朝在建立的初期可以勵精圖治,國家處于上升階段。之后開始守成,社會矛盾逐漸積累。在王朝的末期,國家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最終通過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結束舊王朝,建立異姓的新王朝?;蛘呤谴笠?guī)模的外族入侵,導致舊王朝的覆滅。
古代中國的政治是人治與法治并行。古代法治與現(xiàn)代法治在概念上有所區(qū)別,古時法治是公民必須守法,現(xiàn)代法治是政府必須首先守法。
宗法制和政府中央集權強化了統(tǒng)一的國家觀念。u201c合久必分,分久必合u201d描述了國家在統(tǒng)一和分裂的狀態(tài)間不斷循環(huán)的歷史。
三公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己有此詞,西漢今文經(jīng)學家據(jù)《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u201c司馬、司徒、司空u201d。古文經(jīng)學家則據(jù)《周禮》以為u201c太傅、太師、太保u201d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jīng)學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九品中正制是繼漢代察舉制和征辟制之后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大體上應該是在東漢末年曹操家族掌政的時候萌芽的。曹操在漢末群雄割據(jù),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成為一個迫切的課題。同時,曹操也從漢代的選人制度中發(fā)現(xiàn)了察舉不實和過分注重品德的弊病,因此提出u201c唯才是舉u201d的主張。曹操曾數(shù)次發(fā)布求賢令,他明確指出,即使是u201c不仁不孝u201d之人,只要是u201c高才異質u201d,只要有u201c治國用兵之術u201d,就可以起用他們來治國安邦。這無疑是對當時用人標準的一次有力糾正。這一指導思想的改變,帶來了u201c猛將如云,謀臣如雨u201d的盛況,從而為建立新的選人制度創(chuàng)造了條件。
九品中正制的初期,確實包含了u201c唯才是舉u201d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享有政治和經(jīng)濟特權的豪門大族人士擔任,于是品評的標準逐步轉向由家世(門第高下)來決定,豪門大族把持了人才選拔的大權,漸漸形成魏晉時期的u201c門閥制度u201d,出現(xiàn)了u201c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u201d的腐敗現(xiàn)象。
三省長官共議國政,執(zhí)宰相之職,他們議政的場所叫政事堂。尚書令位高權大,自隋以來,基本不設(煬帝曾封楊素為尚書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職,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書令之職。左、右仆射代領尚書省事,亦職為宰相。
從隋唐開始,對中央行政機構中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總稱。又稱u201c六曹u201d。發(fā)端于秦少府尚書,經(jīng)后漢尚書臺諸曹演化而成。
六部的職務在秦漢時為九卿所分掌,魏晉以后,尚書分曹治事,由曹漸變?yōu)椴浚了逄剖即_定以六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以吏、戶(隋稱民部)、禮、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禮》中的六官,秦漢九卿的職務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屬中書省。明太祖廢宰相不置,以尚書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地位更加提高。清末,新設外務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廢。
參見:
明朝內閣制度軍機處作為清代最重要、存在時間最長的中央最高輔弼機構,在成立時間上,學術界尚有分歧,有雍正四年、七年、八年、十年說。大部分學者認為,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對西北準噶爾用兵,為方便皇帝隨時召見大臣研究軍政大事并能保守軍事機密,在隆宗門內設置u201c軍機房u201d,作為臨時軍事指揮機構。雍正十年(1732年)軍機房正式改稱u201c辦理軍機處u201d,簡稱u201c軍機處u201d。
清朝末期,清朝統(tǒng)治者受到內外壓力,中國出現(xiàn)了立憲與保皇之爭。清朝統(tǒng)治的結束后,中國告別了兩千多年的帝制。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開啟了共和的大門。民國初期,軍閥混戰(zhàn)。北伐結束后,時任東北領導者的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中華民國在形式上得到了統(tǒng)一。
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中國實際控制了一些地區(qū),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國共內戰(zhàn)后,中國共產(chǎn)黨最終取得大陸地區(qū)的控制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