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手套制造商蘭浪是基于中國智造基礎優(yōu)勢,與亞馬遜全球開店的幫助,在疫情下實現逆勢增長的另一個典型案例。他們原本在國內、國外的業(yè)務比例為1比1。2020年,蘭浪的海外業(yè)務逆勢反超,給自身業(yè)務帶來了極大的推力。
安防手套的生產屬于PPE行業(yè),該行業(yè)競爭非常兩極化:90%左右的企業(yè)集中在低端市場、以壓價換生存空間,少數頭部品牌則擁有良好的利潤率。蘭浪在2018年開始了品牌重塑的進程,對標德國UVEX、美國的Honeywell和3M等國際大品牌,進行高端化突圍。在評估后,蘭浪選擇通過跨境電商模式在海外市場打造品牌,以實現高端化的路徑。
但這條路上存在兩個難題:
首先,如何獲取海外消費者的信任?
安防是一個賣信任的行業(yè),畢竟,原料的差異很難用肉眼分辨,又涉及到生產活動的安全。所以,蘭浪進行巨大的投入,進行權威安全認證和專利。
其次,物流成本高,壓貨風險大。
蘭浪COO王淳慶回憶:物流問題真的是首當其沖的煩惱,北美市場物流成本高,但手套是個單價不高的產品。尤其是創(chuàng)業(yè)早期,在對市場沒有足夠了解的情況下,如果手套賣的不好,運回國內的成本可能比報廢還要高。所以,面向海外的供應鏈管理通常會成為公司的經營風險之一。
從中可以看出,在這些難題里,有一些跨境電商面臨的共性問題,比如物流和庫存,也有一些涉及到產業(yè)特性的問題。王淳慶很慶幸,蘭浪在出海的道路上的選擇了亞馬遜,如通過認證和亞馬遜的品牌保護工具,保護產品創(chuàng)新、基于亞馬遜的FBA節(jié)省物流成本、借助亞馬遜的用戶消費分析工具指導產品研發(fā)與備貨,最終能夠騰出手來,專注在產品創(chuàng)新和品牌打造。
毫無后顧之憂的蘭浪不但在原材料上做提升,根據不同場景如防寒、耐酸堿、耐高溫設計針對性產品外,甚至還提升了產品的設計感和時尚度,比如馬卡龍色系、流行的拼色款式,顛覆了很多人對安防手套的固定認知,甚至機緣巧合地登上了看起來離安防行業(yè)十萬八千里的倫敦國際時裝周,還意外被時裝設計師相中做了聯名設計。
在美國市場站住腳后,蘭浪繼續(xù)基于亞馬遜做了全球布局,很快布局亞馬遜的日本、歐洲站點上。在這一過程里,亞馬遜布局全球的優(yōu)勢進一步得到放大,比如蘭浪基于亞馬遜的用戶分析工具了解到,不同于北美消費者喜歡深色、有內襯的手套,日本消費者更鐘情于顏色比較小清新的輕薄型手套。當然,如前所言,國內制造業(yè)的能力為蘭浪及時調整產品設計與包裝提供了保障。
正是這種全球化視角,讓蘭浪在疫情期間做到了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有了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