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之前從未踏出過國門的我第一次來到了美國,最大的困難倒不是語言方面,而是生活上的。
在街上,幾乎所有的店面招牌都是讓人看不懂的。
比如超市的招牌就只有一個單詞, Costco(好市多),Bestbuy(百思買),Walmart,好歹寫個supermarket告訴我這是超市好嗎?
比如 餐廳, Chili's查一下字典知道是“辣椒”的意思,猜測一下可能是餐廳。
可是Melisse又是什么鬼,這個名字看不出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實是一家法國餐廳。
比如菜單 The Big Roy是什么鬼?The Don和Johnny B又是什么鬼?
生活中會有這樣那樣的因為看不懂這些名字帶來諸多不便。
最近,剛好同時有幾個朋友問要做個品牌,怎么取英文名好一點。
一個是做旅行箱的,想要體現(xiàn)出產(chǎn)品奔放自由的感覺,總是想在free和move這兩個詞上發(fā)揮
一個是做飲品的,想體現(xiàn)精致的感覺的,總想要在delicate, exquisite這樣的詞上做文章。
我告訴他們,你本來想通過英文提高逼格,如果真的像上面一樣取了,不但不能提高逼格,反而俗不可耐。
中國很多外貿(mào)公司,取的名字為了表達高遠的立意,用一些有實際意思的英文單詞。
比如,F(xiàn)oshan Nanhai Fantastic Handbag Manufacturer Co., Ltd.
這樣的名字看起來,是不是有一種濃濃的鄉(xiāng)土味?
看看其他中國企業(yè)的英文名。
比亞迪 Build your dreams的逼格就不如不廣汽傳祺Trumpchi,甚至還不如奇瑞Chery
聯(lián)想之前的英文名 Legend 也改成了后來的Lenovo
湖南的步步高超市之前英文名Better life意為“生活步步高”,后來也改成了Hyper-Mart
華為技術的英文名就是一個簡單的Huawei。互聯(lián)網(wǎng)三巨頭BAT 百度和阿里就直接用拼音,騰訊用的是類似發(fā)音的tencent,難以想象騰訊如果英文名取成Fly-Quick會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其實對于西方人來說,企業(yè)的名字就是一個符號而已,簡單粗暴,不講究有多么高遠的立意,,對取一個響亮新奇的名字毫無興趣,大多就是以創(chuàng)始人的名字或者地名命名,反而這樣,更顯示出了自己的高冷。
比如這些響當當?shù)钠放?戴爾,惠普,寶潔,高露潔,沃爾瑪,肯德基,迪斯尼,華納兄弟,奔馳,寶馬,保時捷,凱迪拉克,LV,香奈兒,阿迪達斯,耐克,亞馬遜,諾基亞,西門子,3M(明尼蘇達礦業(yè)公司)等無一例外。
Google不也是把Googol(天文數(shù)字)這個有實際意思的詞故意拼錯得來的嗎?
哪怕是有實際意思的 Apple,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單詞,能代表什么樣的深刻內(nèi)涵呢?據(jù)說僅僅就是因為喬布斯曾經(jīng)在蘋果園工作過。
Microsoft 不過就是普通到介紹自己是干嘛的。
而中國企業(yè),往往在名字上挖空心思,以希望名字能夠代表企業(yè)的形象或者通過名字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吉利、遠大、美的、萬達、娃哈哈,超能、榮盛等等。
史蒂芬這里并不做中西方孰優(yōu)孰劣判斷。
其實,中國歷史和現(xiàn)在也有很多類似的就名字命名的品牌,比如廣東這邊的菜刀品牌 陽江十八子,杭州的張小泉剪刀,以及“老干媽”,“李寧"。
說到底,套用現(xiàn)在很流行的說法就是 ”IP經(jīng)濟“。
對于做產(chǎn)品而言,大家是認可一個活生生的人,再來認可你的產(chǎn)品,或者通過你的產(chǎn)品認可了你的人,再反作用你的產(chǎn)品,良性循環(huán)。
史蒂芬給這個專欄取名字的時候,也沒想過要去取多么引人注意的名字,我只想用我的文章來為這個名字代言?!笆返俜覍凇边@個名字,比起“高手之路”這樣的名字,似乎低調(diào)很多,但是相信關注史蒂芬專欄的人,都是奔著我的文章來的,而不是被我專欄的名字所吸引。
對于企業(yè)取英文名而言,就按照西方的習慣來好了,名字不需要有什么特殊意義,用拼音或者人名或者自創(chuàng)一個英文名完全都可以,避免用一些有實際意義的常見英文單詞。
回到上面我那兩個朋友的英文品牌名,我給他們的建議,
旅行包的,就找個洋名字吧比如Marroussi
做飲品的,群里的朋友幫她取了個Dionysus’ bar這樣的名字(Dionysus是希臘神話里酒神),是不是比Delicate drinks 這種要高大上很多?
========================================================
哈哈 我也開通微信公眾號了stehouse